本文摘要:我是个表达欲很蓬勃的人,多年来表达阵地一直集中在QQ空间和朋侪圈。这两个地方一直是有回应的,不管我是发自拍还是晒一个看书下午的小心情,朋侪或者点赞之交总会给我一个小小的赞或者留下几条有趣的评论。 一开始我很虔诚,也很烦琐。每次都把朋侪圈当大会礼堂在使用,朋侪生日时写上一长篇祝福,好像被人盛赞的祝福更能代表心意。那时候心思也很透明,喜欢一小我私家,就事无巨细的写下那些小心思,让所有人都看到我心田的百转千回。
我是个表达欲很蓬勃的人,多年来表达阵地一直集中在QQ空间和朋侪圈。这两个地方一直是有回应的,不管我是发自拍还是晒一个看书下午的小心情,朋侪或者点赞之交总会给我一个小小的赞或者留下几条有趣的评论。
一开始我很虔诚,也很烦琐。每次都把朋侪圈当大会礼堂在使用,朋侪生日时写上一长篇祝福,好像被人盛赞的祝福更能代表心意。那时候心思也很透明,喜欢一小我私家,就事无巨细的写下那些小心思,让所有人都看到我心田的百转千回。至少那些年,我以为我的心田众多无垠,每一件小事都可以引发无限的遐想,朋侪们也纵容着我的长篇大论。
逐步的进入到了严肃的大三,生活中默认有了一些更重要的事情:前途。这时候我似乎无师自通的明确了,考研是重要的、保研是重要的,看了一场影戏的感想是不重要的,我对朋侪的生日写的祝福对别人是不重要的。许多细小的事情,在更详细的人生选择眼前,无足轻重。
出于这种奇怪的心理,我淘汰了发的朋侪圈。这时,身边人的朋侪圈也变了。他们的朋侪圈开始酿成了事情宣传,或者是精致的自拍,让我以为很远很远,有些形貌自己优美生活的片段让我甚至心生嫉妒。
不止一次的有这种感受:自拍里每个心情都到位的女孩给到的生疏感将我们推远,一次谈天才发现她还是从前谁人逗比。我也不太喜欢刷朋侪圈了,失意的时候承载不起别人去到高处后闲适的笑容,兴奋的时候也怕看了别人的兴奋而以为自己的那点心情不值一提。总而言之,朋侪圈酿成了一件庞大的事情。
在这个阶段,用朋侪圈打造人设的需求,大于了分享自己生活自己的欲望。而我的实力还支撑不起我想为自己打造的人设时,我便选择缄默沉静,用不闻不问过好现实的生活。发自拍让人犹豫已经不是新鲜事,但我视察到一件新的事情,那就是在朋侪圈人均段子手的情况下,我在想分享一件事情时,也带上了不轻不重的演出欲。
这件事情写下来真的如我感受到的那般可笑吗?我写的会不会让人get不到这件事情的笑点?会不会有人以为我在强行造梗?好频频我一如既往的准备分享脑内编好的事情,等到打开朋侪圈的界面我才发现,打开的这一刻我已经在模拟发了这条后的心思了——两三分钟后,我一定会看有没有评论点赞;今天睡前,我还会一直看有没有互动;如果别人点赞了我,我势必也应该关注一下别人的朋侪圈……很贫苦,从动了发朋侪圈心思的那一刻起,我就已经有了潜在的思想枷锁。有人会说,想这么多干嘛?确实不用想这么多,可是无可抵抗的,我就从谁人简朴分享的阶段,一步步长到了这个想这么多的阶段,对我而言,一件事情如果能让我思虑这么多。那么要追究的不是不应有这么多思虑,而是事已至此,我该怎么办?我该怎么办呢,平常不发朋侪圈即可。
考研的时候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念头,那就是如果有一天考上了,我一定要像他们一样发一条秀结果的说说/朋侪圈,满足蛰伏已久的虚荣心。其余的大多数时候,就缄默沉静,蓄力,阻遏别人想让我看到的悲喜,只听晤面或者谈天时两相倾吐的声音。朋侪圈给我们的,是朋侪少时的言论自由,也是朋侪多时的社交手刺展示台。
我现在没什么展示的,也不能纯粹的将朋侪圈作为一个吐槽工具,那就开发了新的吐槽阵地——微博。妈妈再也不用担忧我一天发几条动态扰民,编一条动态再也不用瞻前顾后了。
我现在就是用简书和头条写字,写的好的文章就发在民众号,平时就在无人关注的微博小号放飞自我,想建设深一点的联系就建了微信/QQ小群和朋侪谈天,晤面,即时的分享点滴。其实我们的心很好抚慰,不用所有人都看到那条心情,只要有一小我私家、两小我私家倾听和分享就可以让平淡的日常过得有声有色。
朋侪圈可以当个利器,一年不发一条,但发一条就很重磅那种。好比减肥十斤,考上名校,发达。我啊,一定要默默努力,让别人看到我最棒的一面,而我,也能匹配上计划中的样子。
本文来源:Bsport体育Bsport体育-www.swtgjwd.com
我要加盟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